“老大哥”的“磁性”

时间: 2024-05-19 22:39:15 |   作者: 手持平板

  □“很多人私下里和我开玩笑,对一些难缠的案件他们都是能躲则躲,我们却主动找案子,还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来处理问题,是不是有点引火上身啊?”

  □文火慢炖的香喷喷的团结大菜炖好了。区委、区人大的代表来了,市里的领导也来了,他们说,平谷院的风气现在变化确实很大,干警们头脑里在“琢磨”事了,也真正去干事了。

  □在一次会议上,他半是调侃半是批评:“别老抱着你们的粘卷子不放。”可是他自己却不知不觉地好上了这口,有客人来,他也是极力推荐这道菜。

  在大多数物质中,电子运动的方向各不相同、杂乱无章,磁效应相互抵消。而铁磁类物质经磁化后,可形成一个磁畴。磁畴内部的电子整整齐齐、方向一致地排列起来,就构成了磁铁。磁化了的铁块和磁铁不同极性间产生吸引力,铁块就牢牢地与磁铁“粘”在一起,产生了磁性。

  与北京市平谷区检察院检察长张幸民接触的人都说,他身上有一种磁性,无论是管人还是管事,都能把杂乱无章变为整齐有序。

  “在他手底下干事,我们心甘情愿。”一位干警这样描述,“在单位他是领导,但是私下,我们都把他当老大哥,什么话都愿意跟他说。”

  一天,傍晚下班后,一位老干警从家里拿来一瓶珍藏了几十年的二锅头,邀他“为我饮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他欣然应允。

  初见张幸民,是在他上午主持完全院大会后。他的脸色有些凝重,原因是他刚在会上发了火。

  面对今年全市技能比武和争创“首都先进检察院”的工作目标,他的压力很大。“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干警们精神风貌也很好,可是我认为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改进的。”他举例说这就像奥运会上的举重,要举起100公斤的重量,我们起码需要有120公斤的力量。

  不过很快,张幸民又迅速恢复了儒雅、洒脱的本相,在与我们闲谈之际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从2006年10月至今,张幸民从朝阳区检察院被“发配”至平谷区检察院任检察长,已经有近两年时间了。他笑称自己语调中时常会冒出平谷味儿。而所谓发配,是指无论从办公经费、硬件设施、经办案件还是所获荣誉,平谷院都没办法和朝阳院相提并论。两年时间或许对他26年的从检生涯来说只占十几分之一,可这两年绝对是他印象非常深刻的两年,也是他作为领导者带领全院寻找一种“精神和灵魂”的两年。

  平谷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距北京城区70公里。平谷院属于首都的远郊院,全院120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就有70余人,老中青所占比例不均。

  来平谷院上任伊始,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摆在了张幸民面前。办公条件差,警务区潮湿而阴冷,干警加班没有休息室,公务用车紧张,现代化的侦查指挥中心和视频案件讨论系统等更是别提。面对现状,他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搞了三个调研:他与普通干警促膝长谈,与老座谈,与青年业务骨干调研,无论是座谈会还是单独谈话,他都采用“圆桌会谈”,回避“领导椅子”。

  在对情况做全面梳理后,他决定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处理问题,首先是将干警反映强烈的职级待遇问题放在第一位。如何盘活干警晋级空间,激发大家的干劲儿,这是那一段时间张幸民苦思冥想的问题。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可自1996年至2006年10年间,平谷院只交流出4名干部。干警只进不出,而晋升编制有限,很多干了十几年的干警被戏称为“老书记”、“助检兄”,这些人的职级问题一定要解决!但院里的编制按职级比例已满,怎么办?这么多编制上哪去找?

  那天晚上,已是凌晨1点多,辗转反侧的他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快步走到办公桌前,起草了一个解决职级问题的方案:第一步,找人事局重新审核由县改区后的职级编制,逐步解决职级问题;第二步,实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腾出晋级空间;第三步,调整工作岗位,向兄弟单位输送人才,对一些年龄较大又身为副处级检察员的老处长的工作岗位重新调整。

  写到这里,他又犯难了,这些中层干部的年龄都没有超过50岁,工作也不错,自己怎么开这个口?谁又愿意从这个实职上退下来呢?

  早上7点多,张幸民拨通了政治处主任李连生的电话,让其通知召开党组会。会上,他把夜里想好的前两步方案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但并没有轻易抛出第三步计划。多年工作经验告诉他,应该先与几位当事人做沟通。于是他挨个敲开几位中层干部的办公室门,聊起家常,耐心说明来意,没想到得到了几位同事“痛快”的回答:“没问题,我们服从组织安排。”

  中医讲,通经络,活气血。在晋升级别的问题疏通后,干警们的脸上渐渐愁眉舒展,他也开始大刀阔斧地投入到解决其他困难的工作中,几十次往返区里的各个单位,多方筹措资金建办公用房,一个三层的技侦楼和改建的二层小楼竣工了,此后院里又陆续建起了阅览室、休息室、健身房等基础设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这每一步的积累,才换来了全院跨越式的发展。

  2007年,是平谷区检察院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当年该院荣获北京市“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全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张幸民归结为全院干警的心齐气正,团结一心,而把这股劲儿凝聚和吸附起来的,恰是他自己的那份细心和耐心。

  “当兵这段经历在我的记忆里非常珍贵,”说着,他点起一根烟,目光朝向他办公室里那盆盛开的蝴蝶兰,欣然回忆起在部队里令人难忘的事。他首先想到的是“拉歌”。

  “那会儿凡是熟悉的革命歌曲都拿来唱,像什么《打靶归来》、《二十年后再相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让时代检阅,让时光评说……’”说着说着,他便哼唱起来。

  我们说他不光有人格魅力且声音也很有“磁性”。张幸民有些腼腆地呵呵一乐,“倒是有也这么评价过,不过我的音域不是很宽,高音部和中音部尚可,低音部就不行了。”

  作为一名通讯兵,他清楚地记得有一回自己在野外执勤,一呆就是10个月,为了排遣寂寞,他就自顾自地种起了茄子、土豆、黄瓜,还养起了柴鸡,现在回想起来,他感觉自己的心态真是异常的好,悠悠然自得其乐。

  或许从那时开始,他就对土地、对农民有了一份特殊的眷恋,以至于到了平谷院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检察机关要服务新农村建设,并率先在该院挂牌成立了北京市首家“涉农信访检察工作组”,这也是全国检察系统首个针对涉农案件的专职机构。

  张幸民在发挥着他“创新”式的磁性。而他则诙谐地说:“我们的这项工作有点‘引火上身’。”面对我们有些困惑的眼神,他接着解释,“我们改变了以前坐等案件的做法,主动下去了解情况,察觉缺陷,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很多人私下里和我开玩笑,有时候对一些难缠的案件他们都是能躲则躲,我们却主动找案子,还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来处理问题,是不是有点引火上身啊?”

  张幸民还记得,刚转业进检察院那会儿,他对检察业务比较生疏,他又属于“慢热型”的人,一门知识必须理解透了才记得住。为了补好法律这一课,他形容自己当时是用“两条腿走路”。一种原因是跟着带自己的师傅学,另一个就是从书本上自学。在“新手上路”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说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刚到检察院时带他入门的一位老。

  “刚开始在法纪科,由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老带我,怎么记录、出庭,如何讯问,都手把手教我。”他说师傅很怪,“我在这儿记,他在对面问,我稍一停顿,他就知道我哪些记不下去了,甚至写错哪个字都知道。”

  师傅对他的业务要求很严。有一回办理一件因工死亡案件,后续调查中有些疑点,知情人介绍情况,说该女性和单位某领导关系暧昧,但并没有直接说出这个词,结果他就把“暧昧”这个词写上了,后来师傅说人家没说你就不能这么写。“末了,老就说了三个字:重写吧。他就真的抽着烟、跟你一起饿着肚子等着你把七八页重新写过。”“有时候笔录上错别字多了,整页纸按手印按得跟花瓜似的,都不用师傅动手我自己就把记得满满的几页纸都给撕了,重来。”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有了好师傅领进门,再加上他自己啃书本,背法条,上夜大,“两条腿走路”使他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可他自己却说,“我这个人比较木讷,学东西不快,算比较笨的,必须真正理解后才能记得住。”

  或许正是这份勤奋,这份谦虚,帮助他一步一个台阶地稳步前行。从一名新兵成长为北京市检察系统的优秀侦查员,再成长为一名抓业务屡有建树的领导,这与张幸民肯吃苦、好钻研的劲头有关系,同样离不开朝阳区检察院创新发展的大环境。就北京市来说,朝阳区院在“检学共建”上的探索,一直走在各区县院的前列。而这项工作,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张幸民的参与和组织协调。

  到平谷院后,张幸民敏锐地意识到,要逐步提升干警素质,必须拓宽他们的思路,强化他们理论研究的热情。他在朝阳积累的经验和资源派上了用场。他与樊崇义、卞建林等法学家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他请来德国的法学专家为干警详解各国司法制度,他代表院里与中国政法大学签订“检学共建”协议,使该院的四名业务骨干成功站在法大课堂上授课。

  张幸民还告诉我们,他爱看历史地理、人物传记方面的书,对描写长征精神的史料尤为喜欢。

  粘卷子是平谷当地的一道特色菜,把面筋拉成条状,放在铜锅里文火慢炖,伴着浓汤,味道很鲜美。在张幸民看来,要想烹好院里的这道团结大菜,让干警的劲往一处使,靠急火煎炒不行,必须文火慢炖。

  可不管是炒菜还是炖菜,首先要备齐料,这些料就是全院的一百来号人。怎么把这些脾气秉性各异的人调理成和谐的团队,张幸民足足下了一番功夫,而他运用的法宝正是细心。

  院里招录一批大学生时,他跑前跑后,为了能把两名法学研究生留住,那一段时间,他往返于高校和区里,不但帮他们本人解决具体困难,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想办法帮他们的家属落实工作。干警说:“这些分外之事张检本可以不管的,但正是由于这份体贴,让我们萌生感动,并将这份感动转化为踏踏实实工作的动力。”

  他刚来院里时,食堂伙食品种单调,由于经费有限,早餐连个鸡蛋都保障不了。他看在眼里,微微叹了口气。两个星期后,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下,干警伙食得到了显著改善。

  有人说,当“一把手”应该抓大放小,而他是抓大并不放小。他将此解释为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宏观上,检察长引导全院发展的方向,定政策,把好关,具体事情大可放手让干警们去施展;微观上,必须把每个干警的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办,不能漠视不管,让干警觉得领导高高在上。

  一次,他晚上加班,了解到值班的干警夜间休息没有蚊帐,半夜常被蚊子咬醒,第二天便叫人买了几顶蚊帐给办公室配上。政研室的张主任说张幸民有一次来到阅览室查资料,他翻开借阅登记簿,笑呵呵地说,“看看大伙最近都在关注什么书,呦,张处长还在看《驻京办主任》呐”。

  人心齐了,料也就备齐了,接下来就是加入实实在在的“干货”。他定政策盘活职级待遇,筹措资金解决“两房”问题,出点子调动青年干警工作动力,做表率激发干警学习劲头。

  慢工出细活。文火慢炖的香喷喷的团结大菜炖好了。区委、区人大的代表来了,市里的领导也来了,他们说,平谷院的风气现在变化确实很大,干警们头脑里在“琢磨”事了,也真正去干事了。

  去年,平谷区检察院成功协助区里处理了一起少数不法分子煽动的群体性闹访事件?熏区委书记秦刚亲自到院里给参办干警送来10万块钱慰问金,并肯定了平谷院党组坚持从服务全区稳定大局出发的意识。

  他一直跟大家说要有创新意识,一次会议上,他半是调侃半是批评:“别老抱着你们的粘卷子不放。”可是他自己却不知不觉地好上了这口,有客人来,他也是极力推荐这道菜。

  每周末,他总是“披星戴月”驱车一个半小时回到位于朝阳区的家里,周一早上,他又要迎着晨起的太阳,开始一天新的希望。

  他说他真的喜欢平谷,因为,在北京所有地区中,平谷是第一个看到太阳升起的地方。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